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44390196376124325&wfr=spider&for=pc"
青島發布發布時間:09-1122:38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就青島郵輪母港而言,9月10日從此起航的歌詩達郵輪“賽琳娜號”,意義非凡。這艘11.45萬噸、載客量3780人的大型郵輪,是迄今為止青島郵輪母港航線迎來的最大郵輪,而在接下來的9月、11月、12月,將在青島持續運營16個航次,這在青島郵輪史上可謂“空前”。從數據上看,“賽琳娜號”的16個航次將為青島郵輪母港增加運力11萬人次,然而,全球知名郵輪公司首次在青實現常態化的運營,實是在“海洋攻勢”下,青島旅游“深耕海洋”,豐富“精品旅游”內涵,打造開放、現代、活力、時尚之城成果的“初步綻放”。▲“賽琳娜號”航次表。1“老朋友”來青:16個航次常態化運營隸屬于全球最大的休閑旅游公司嘉年華集團的歌詩達郵輪,是青島郵輪母港的“老朋友”。自2016年至2019年,連續四年布局青島母港,是在青島母港投入運力最大的郵輪公司。繼 “維多利亞號”“幸運號”“新浪漫號”成功運營后,“賽琳娜號”接棒入駐。這款被譽為“海上意大利”,獨具古典藝術、浪漫風情的郵輪,因品質高、口碑好,頗受游客的青睞。2016年,享有“時尚之船”的歌詩達郵輪“維多利亞”號來青;2017年,“維多利亞號”于6月17日開始至7月16日在青島運營6個航次;2018年,歌詩達首次一年內派遣兩條郵輪“幸運號”“新浪漫號”進駐青島,為“賽琳娜號”來青運營打下了堅實基礎;2019年3月25日,長290米、寬35.5米,重達11.45萬噸,向游客提供原汁原味的意大利郵輪度假之旅的歌詩達郵輪“賽琳娜號”進駐青島母港首航,這是歌詩達郵輪深化北方市場戰略布局的又一體現。對此,歌詩達郵輪集團亞洲總裁馬睿哲曾說:“華北市場消費潛力巨大,青島是個美麗的海濱城市,‘賽琳娜號’的到來,不僅刷新了青島母港最大噸位紀錄,同時,她將助力青島母港成為中國郵輪市場不可或缺的增長動力。”2郵輪“戰國時代”:名列第六的青島占比僅為全國2.2%2018年,青島郵輪母港接待郵輪旅客11萬人次;2019年,郵輪旅游目標是翻一番,達到20萬人次。然而半年過去,4.3萬游客從青島乘坐郵輪出入境,僅完成年度目標的21.5%。2018年,中國首個郵輪經濟發展指數“青島郵輪經濟發展指數”在青發布。指數披露,當前青島郵輪旅游剛性需求巨大,郵輪經濟發展強勁。在同年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上,郵輪旅游首次納入討論主題。郵輪旅游,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為爭奪“郵輪旅游經濟”這一塊大蛋糕,除青島外,上海、天津、廈門、大連等城市已較早明確了郵輪母港的發展定位,受“一帶一路”及博鰲亞洲論壇的政策鼓舞,放眼南海的三亞郵輪經濟也蓄勢待發。嘉年華、皇家加勒比、麗星等國際郵輪公司“大咖”開始搶灘中國郵輪市場。意欲分得郵輪旅游的“一杯羹”,這一局面被業內人士戲稱為郵輪旅游經濟的“戰國時代”。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已建成和在建郵輪港口21個,初步形成華東(上海、舟山)、華南(廣州、深圳、廈門、海口、三亞)、華北(天津、青島、大連、煙臺)等三大郵輪經濟圈。“群雄逐鹿”的“戰國時代”,青島郵輪旅游在全國究竟處于何種地位?一組數據告知了答案。青島郵輪母港于2015年5月29日開港運營,擁有3個郵輪專用泊位,可停靠22萬噸級超大型郵輪,開港四年來,共接待郵輪192艘次,旅客36.8萬人次,累計運營航線37條。2018年,全國共接待郵輪976艘次,接待出入境游客488萬人次,其中上海港403艘次(占全國41.2%),275萬人次(占全國56%);天津港116艘次(占全國11.8%),68萬人次(占全國13.9%);青島港44艘次(占全國4.5%),11萬人次(占全國2.2%)。2019年上半年,青島接待郵輪旅客4.3萬人;廈門郵輪母港旅客吞吐量為18.6萬人次。可見,青島郵輪母港雖然位列全國港口接待量第6名,但與上海、天津等城市相比,我市在郵輪旅游接待量上還有很大差距。而位列第一的上海郵輪旅游到底有多牛?上海港郵輪業務連續三年登頂亞洲第一,五年問鼎全球前四,占全國郵輪市場63%。其中,嘉年華集團、皇家加勒比集團、諾唯真集團、地中海郵輪、云頂集團等全球前五大郵輪公司先后將全球最大、最新,郵輪科技最先進的豪華郵輪投入中國運營,在上海寶山開啟亞洲首航。近日,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批復上海創建中國首個郵輪旅游發展示范區,這是上海2012年獲批中國首個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的全面升級,是上海郵輪旅游發展的又一里程碑,上海港郵輪運營能級進入全球第一梯隊。3激活“內生動力”:既做郵輪“出發港”更做“訪問港”差距很明顯,但如何放大青島發展郵輪旅游的優勢,并對標先進,逐步縮小差距?以下幾點優勢,是青島在發展郵輪旅游中可以挺起胸脯引以為豪的——青島郵輪母港硬件設施世界一流,可全天候停靠目前世界最大的22.7萬噸級的郵輪。青島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奉利稱:“世界有多大的郵輪,青島港就有多大的碼頭。”郵輪母港位于青島市區,交通十分便利,游客下船即可暢游老城,而天津郵輪母港到主城區約70公里。青島市場輻射力。青島市有900萬的人口,在一小時公路和鐵路距離之內有將近2100萬的人口,在一小時的飛行圈里有超過1億的人口,具有豐富的客源市場。青島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郵輪產業發展,出臺《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青島市建設中國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實施方案的通知》《青島市扶持郵輪旅游發展政策實施細則》以及《關于鼓勵組織郵輪客源的辦法》等。青島本身就是一座知名濱海度假休閑旅游城市。青島擁有全國乃至世界獨一無二的城市海岸線,為郵輪旅客提供了很好的岸上旅游產品;青島啤酒、青島帆船等元素可以為郵輪旅客帶來更加豐富獨特的旅游體驗。然而,制約青島郵輪旅游發展的因素同樣令人難以忽視。郵輪旅游產品體系不完善,郵輪航線單一。目前,我市郵輪航線只有4-5天短途航線產品,且目的地只有日本一地,產品種類單一,缺乏吸引力。深圳港除常規的越南、菲律賓和日本航線外,還有更多新航線發布,包括在日本沖繩的過夜航次;另外還有歌詩達大西洋號、地中海輝煌號、星旅鼓浪嶼號等靠泊郵輪航次。郵輪認知度低,外地客源市場占比小。與南方旅游消費者相比,北方客源市場對郵輪文化認知度較低,對于“郵輪即目的地”的休閑度假消費方式接受度和認同度不高,多數消費者將郵輪當做交通工具,關注到訪目的地數量。另外,青島郵輪母港客源仍以本地消費者為主,約占70%-80%,而深圳、廈門等城市外地郵輪客源占比較高,本地消費者約占30%-40%。包船企業實力弱小,抗風險能力差。目前我市運營郵輪航次多為本市1-2家旅行社包船,其他旅行社切倉模式,由于郵輪包船需要較大資金支撐,風險較大,造成在青運營郵輪航次相對較少。而上海、深圳市場主體實力較強,采取由招商局集團牽頭,聯合30多家旅行社成立郵輪旅游聯盟方式,效益共享、風險共擔,共同做大做強郵輪旅游市場。優、劣之勢已明,如何激活青島郵輪旅游發展的“內生動力”是成事的關鍵。在去年、今年全國郵輪旅游形勢整體不樂觀的情形下,“壓力”之于青島港、之于市文化和旅游局等相關責任單位,不僅僅是“明顯”,更是堪稱“重擔”。好在在全市發起“海洋攻勢”的春風之下,“壓力”正在轉化為“動力”,且隨著下半年郵輪在青密集布局,成果正在“初步綻放”。信心來自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2月6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調研郵輪母港,強調要發揮青島海洋特色優勢,堅持規劃引領,突出產城融合,努力把青島打造成為開放、現代、活力、時尚之城。底氣來自青島郵輪母港的服務優勢。為優化郵輪旅游營商環境,市北區投資1000萬元實施母港周邊道路整治和環境整治,打造郵輪旅客快速集散通道。在海關、邊檢等口岸單位的通力協作下,青島郵輪母港先后推出“雙船通關”、“零散驗放”等通關新模式,口岸通關效率大幅提升。動力來自青島郵輪旅游壯大工程實施。今年,青島市文旅局聯合相關單位和企業赴向往海洋的8個省區的12個目標城市,開展了郵輪專題促銷,搭建面向全國的郵輪旅游交流及市場營銷網絡平臺。全面推進郵輪旅游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三進”等活動,以郵輪旅游帶動城市旅游綜合營銷,宣傳青島旅游新產品、城市時尚新特色,將郵輪旅游打造成為時尚旅游新名片。在第七屆中國(青島)國際郵輪峰會上,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李蘇滿說:“青島發展郵輪旅游是一個‘加法’概念,通過郵輪旅游推動全域旅游發展,不僅要讓游客乘坐郵輪‘走出去’看世界,更要讓郵輪旅客‘留下來’游青島。”而李奉利則表示:“青島郵輪母港,無疑是向世界打開了一個了解青島的新窗口。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把硬件做好、服務做好,不斷吸引國際郵輪公司到青島投放郵輪資源,將郵輪旅游打造成青島一張新名片。”來源: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相關搜索中國郵輪公司歌詩達怎么樣地中海郵輪圖片中國郵輪母港青島郵輪旅游8月青島郵輪旅行
關鍵字標籤:郵輪假期
|